商标侵权行为的种类包括以下几种:
1. 未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即未获得商标权人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违法行为。包括在制造商品、商品包装等上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这类行为侵犯了商标权人的独占使用权。
2.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销售者明知其销售的商品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仍然进行销售的行为属于商标侵权行为。对于此类行为,销售者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然而,如果销售者确实无法辨认,所售商品是否侵权或者能够提供供货方的合法授权凭证和销售票据等资料时,可以被豁免处罚,但必须承担侵权责任及义务销毁未售出的侵权产品并停止销售侵权产品。对于故意销售侵权商品的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同时,网络平台也需要承担监管责任,如果平台明知商家存在侵权行为而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也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对于网购平台上的假冒伪劣商品泛滥问题,商标权利人可以通过向平台投诉侵权商品信息等方式要求平台采取措施。如果平台不采取措施的,商标权利人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投诉或向法院起诉,要求网络平台承担赔偿责任等权利进行维权。如果发现制造源头问题的情况,也要积极维权以查处制假造假行为等。同时,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也属于侵权行为之一。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还可能包括其他一些情形,例如未经许可的商标许可使用等情形。对于此类行为,商标权利人可以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并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此外,《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也提供了商标侵权行为的定义和相应处罚措施,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有助于打击商标侵权行为的发生并维护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总之,商标侵权行为严重侵犯了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因此商标权利人应该采取积极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和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同时也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商标侵权行为,发生纠纷时应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以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了解关于商标侵权行为的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做了解。